01059777066

诚信企业 . 追求创新

Honest enterprise . Pursue innovation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地下水污染情况堪忧 水质检测仪器将获益200亿元

地下水污染情况堪忧 水质检测仪器将获益200亿元

更新时间:2013-04-23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772

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来源,国土资源部20日公布《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显示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,虽然在数据透明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, 但是很多对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进展很不满意,表示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应该禁止地下排污,应该将污染的调查评价和治理结合起来,齐头并进。对于地下水污 染的治理,相关部门早已引起重视,中国化工仪器网粗略统计,“十二五”期间的水质检测仪器需求至少将达200亿元,但是如果只为检测而检测是毫无意义的, 应该为了治理而检测,将检测结果作为污染治理的依据,加快治理进程。
 
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地下水污染堪忧 正在向越来越差方向发展

  国土资源部20日公布《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显示:经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监测点检测,近六成地下水为“差”,其中16.8%的监测点水质呈差级。

这不是国土部*次发布“国土资源公报”,公众却是*次见到较为详尽的关于地下水水质的数据。地下水污染至此,公众方知实情,管理部门难言负责难 言称职。就在国土部发布公报的次日,还有媒体以《地下水污染数据是笔糊涂账》为题刊发报道,指出“水源安全紧系国人健康,呼唤透明就是呼唤生命”。在此之 前,地下水污染事件也屡见报端。

不管国土部公布相关数据,是不是在回应媒体和公众越来越强烈的呼吁。敢于直面、敢于公开异常严峻 的地下水污染数据,总算是进步。但这个进步,一是来得太迟,二是步子太小。仅凭这些数据,恐怕还不能算是*摸清了我国地下水的“家底”。就在今年早些时 候,国土部曾表示,“力争在2015年完成*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”。这个时间表,令人失望,更令人担心的是,正在变差的地下水,比正在变好的地 下水的比例更高,也就是说,地下水还在向越来越差的方向发展,等到2015年调查评价工作的完成的时候,或许地下水污染已经比现在严重得多了,这些情况让 人十分悬心。

称当务之急是严禁向地下排污 摸家底和整治污染齐头并进

曾有表示,制订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,前提是摸清我国地下水的“家底”,包括地下水环境、地下水开采与利用状况、地下水污染状况,等等。这样的观点, 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。但是,整治地下水污染,却不能再等了,必须跟摸家底齐头并进,决不能迟至一两年后摸清了家底再动手。

那么, 对于保护地下水而言,当务之急是什么?那就是必须严禁向地下排污。近,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牵头完成了一项名为《加强地下排放污染物监管保护 地下水》的调查。这份调查称,每年或有160亿吨工业废水被企业偷排入地下。马中认为,这很有可能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罪魁祸首。

对于企业向地下排污,有关部门监管不力,同样是不争的事实。今年早些时候,有网友曝光山东潍坊一些企业将污水排入地下深层,曾引起轩然大波。可是,事件的走向却呈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之势。监管部门的这种态度,或出于惯性,或出于私利,都是对人民、对子孙的不负责任。

地下水有多重要,地下水污染问题有多严重,已经人所共知。现在,是到了马上行动的时候了,整治地下水污染,刻不容缓。
  
“十二五”期间水质检测仪器需求将达200亿元 不能为了检测而检测


对于地下水污染的治理,相关部门早已引起重视,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就曾经提出,十年内我国水利的年均投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,要投资将近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国家水利建设。目前的水资源状况下,4万亿元的水利投资将继续,并有可能加速落实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月初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透露,中国约38%工业用水和70%农业用水还未监测计量,50%的水功能区尚无监测手 段,52%的省界断面未开展水质监测,距离我国明年建成全国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,而通过该系统,将加强取水、用水和排水以及重要的饮 用水水源地的监测,能够使得全国取用水总量的70%,和80%的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,都得到监测。仅该系统*投入就达到19亿元人民币。

而按照相关规划,“十二五”期间涉水专项工程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强化水质监测能力,特别是地下水监测系统覆盖率。按照规划要求,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具备水质全分析能力,县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比“十一五”末提高20个百分点。

而如果全国河湖取水口、地表和地下水源地均实现水质监测系统全覆盖,据此估算,“十二五”期间的水质检测仪器需求至少将达200亿元。然而中国化工仪器 网编辑认为地下水检测,不应该为了检测而检测,是为了治理而检测,不仅要检测出污染的地下水,更要把治理的责任压到污染制造者和监管者的肩膀上,不要让检 测结果仅仅只是检测结果,而是应该作为治理依据,加快污染治理脚步。

Baidu
map